上海生活 | 法國梧桐樹與老洋房,散步在上海英法租界

在新舊交織的空間裡,遺留中西融合的街景,正是我喜愛的上海。
靜安區與徐匯區,橫跨了我最愛的上海散步地圖,
它浸滿了舊時光的繁盛,融合了現代都市生活,
歷史文化和城市記憶,有計畫的保存著,見證老上海迷人的舊時風景。

昔日英、法租界區,是我在上海我最喜歡的散步「馬路」。
更確切來說,涵蓋了愚園路、武康路、淮海路、衡山路、南京西路一帶,
如今也是美國、義大利、法國、奧地利、德國、馬來西亞等駐外大使館所在地。

一開始滑著地圖尋找實習時,被愚園路的名子吸引,心想有誰會用「愚」字命名?
後來極其幸運地,實習的公司就在靜安寺附近,每天經過靜安公園、散步在各個充滿異國風情的馬路,讓我有機會可以好好認識上海的舊時光。

上海靜安寺
上海靜安寺

有線電車的電纜在天上,網住百年古蹟-靜安寺,卻網不住川流的車潮,還有等不及向上發展的城市,周圍拔地而起的新建高樓與百貨,是摩登時尚的代表。古寺的存在,穩穩地守護著過往,也藏著百年上海生活文化的秘密。

夜晚的上海靜安寺
夜晚的上海靜安寺
上海靜安

果然過個馬路,就能進入市民的生活圈。
周末午後,適合伴著最好的陽光,騎單車逗留此處,
偶爾駐足看電車經過,穿越古寺與現代高樓,
駛入梧桐掩映的馬路,周圍花園洋房,埋藏了上世紀動盪年代的精采故事。

上海 老洋房與梧桐樹
上海 老洋房與梧桐樹

耐心尋覓,會發現許多隱藏在西式洋房和別墅之中的別緻雅店,
這裡少了緊湊的上海步伐,多了享受生活、幽靜高雅的舒適步調。

好久不讀 - 上海靜安
好久不讀 – 上海靜安

當年上海政府努力保護帶有歷史文化的老街區,以修舊如舊的方式整治,才有如今吸引來訪者,駐足老屋去了解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。這裡也是許多名人雅士的居住地,老屋的精巧、精彩的歷史與建築,還須熟人帶路講解,非常推薦可以在此耗上一整天,請導遊詳細介紹。尤其像是知名建築師鄔達克的作品,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武康大樓(原名諾曼第公寓),外觀是文藝復興式風格,同時也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。

「走進這裡,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,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,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,感覺美妙極了。」

蕭伯納讚揚武康路

平日下班後的夜晚,喜歡從愚園路一路向東散步到南京西路,像是從百年前的上海,進入新時代的上海。在現代商城Réel芮歐百貨、嘉里中心、10 Corso Como、久光百貨、越洋廣場等高樓林立之下,還保有些老屋外觀的舊建築,也因為國際品牌的進駐,為本該安靜見證光陰的舊建築,注入源源不絕的新格調。

在上海還有不少小區,我喜歡稱之為弄堂,隱藏在梧桐樹遮蔭的巷弄中,在不打擾居明的生活起居下,鑽進人家門前一探,畢竟喜歡的,不只是外頭的建築,還有感受真真實實的市井生活。

我喜愛的上海,是積極在國際城市佔有地位的同時,也好好保存了歷史與城市記憶,造就新舊融合的上海風格。雖然上海只是我暫時停留的城市,有朝一日還是希望能再次回到這裡,繼續在繁忙的都市腳步中,探索迷人的老上海。

中國交換必辦手續!交換花費、行前準備、上財宿舍環境
西班牙交換生活:展開西班牙交換學生之旅 初次抵達渡假小島-Gran Canaria 大加那利島 【西班牙生活紀錄】
看更多Isla Vida目的地
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
「在城市裡 探索城事」 早上在7-11的奶茶杯上看到這句slogan, 發現早已從「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館」的時代切換到探索,然後是近期的職場系列 – 那時初到上海,也想好好探索這城市, 多幸運能在喜歡的靜安區找到實習, 有更多時間能待在梧桐掩映的英法租借區, 期待在老屋舊街裡找到有趣的故事 – 在 #上海, 出門晃晃最好的時間是下午三點到五點, 那時的光線剛剛好, 活動的人們漸漸變多, 租界區的市井生活,彷彿停留在上個無爭的世代 – 細細陶醉在別人的生命裡, 時間就過的很快,很快就迎來黑夜, 有時很害怕獨自走在夜晚來臨前,淺色的黑裡, 不捨得這一天就匆匆的過了,想抓住最後一點日光, 無目地的想為生活多捕捉一些畫面 – 很幸運有這段單純的上海時光, 自由自在的觀察、思考、遊蕩著 #島語生活 #islavida

Isla Vida 島語生活(@islalavida)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
Scroll to Top